中国停车设备网报道社区车主互让道路宽 建立体车库解困境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大量私家车涌进各住宅小区。小区内停车难问题突出,不可避免地产生占道停车现象。在市区丰泽新村等小区,占道停车已然成为影响邻里关系和社区和谐的重要因素。
座谈会上,丰泽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居委会主任杨婷婷一发言就直陈其负责的丰泽新村内的停车乱象:每天晚上7时前,有100多辆非本小区的车辆争先驶进该小区,抢占小区道路两侧的停车位。晚上9时后回来的许多本小区业主车辆无处停放。于是,有的停在邻居车库前,有的停在消防通道上,有的甚至开上绿化带。白热化的抢车位现象,催生了邻里纠纷和更多的不文明行为,私家车牌照被摘、新车被刮、四个轮胎被放气、深夜喇叭长鸣抗议其他车辆堵路等情况屡见不鲜。
杨婷婷的发言立刻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。大家认为,行车、停车不文明现象在我市各社区内普遍存在,小区楼下、公共道路、绿地里,只要能开进汽车的地方,都可能被占为“停车位”。
与会代表分析认为,我市一些比较早的小区基本未设专门停车场,而近年来新建的小区容积率非常高,开发商也没有腾出相应的地方来做停车场。车位少客观上使现实版的“抢车位”比网络游戏中的“抢车位”还惨烈。中国停车设备网
社区停车引发的不和谐问题,居民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。市12315指挥中心副主任陈晓丹说,有天早上上班,她来到楼下车库开车,发现一辆车堵在她的车库前,车上贴着一张车主的电话号码。她电话打过去,两三分钟后,车主就气喘吁吁地跑来,一边赔不是,一边把车开走。“车位紧张是客观情况,但频频引发矛盾与车主互不相让、说话冲、态度差有关。如果大伙都像这位车主一样态度诚恳,我家的车库前欢迎大家来停车。”陈晓丹快人快语道。
市交警支队宣传科长徐国荣说,针对社区停车乱象,市交警部门将开展专项整治,借助媒体进行曝光,同时还将与社区联合开展活动,提高居民交通文明素质。
不少与会人员还建议,解决社区停车问题,一方面可通过社区公约引导车主听从社区管理人员的指挥有序停车,同时采取经济杠杆,建立按照规定或约定交纳车辆停放费用的机制;另一方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社区现有资源,可通过建设立体车库等手段扩充车位资源,并利用社会力量和公共资源,譬如和周边公司协商开放晚间公司停车位,与职工停车打“时间差”。